您好,欢迎您来到方舟体检,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偶然一次体检捡回一条命

发布日期:1257350400来源:

偶然一次体检捡回一条命

  记者在河北省农村地区调查发现,农民健康保健需求开始显现且亟待释放,一位受益于

体检的农民感慨地说——

  “救护车一响,一年猪白养;致富十年功,大病一日穷。”这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实施前,我国一些农村地区农民长期缺乏基本医疗保障的写照。

  本报记者近日在河北省调查了解到,近年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推广在一定程度

上缓解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的发生。相对来说,新农合更侧重对农民患病后

的救助,由于收入水平、健康观念以及现有承担农村预防保健职能的医疗卫生机构长期以来

存在“先天不足、后天乏力”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农村居民的保健需求尚无法得到充分的释

放和满足。

  农民体检保健需求开始显现

  “没想到偶然做了次体检,捡回一条命!”2月21日,河北省邢台市新河县杨十村的村民

杨书友向记者谈起去年的一次体检经历。去年7月份,47岁的杨书友陪同患食道癌的哥哥到

石家庄市和平医院做手术。陪哥哥住院期间,他也做了次体检,竟被检出患有早期脑癌,幸

好发现及时,杨书友立即做了手术并很快康复。医生告诉他,如果再晚发现几个月,他的癌

细胞就会扩散,到时候即使做手术也无济于事了。“看来真应该定期体检,及时发现体内潜

在的疾病。否则一旦延误了病情,不仅花钱多,恐怕连命都保不住。”康复后的杨书友不仅

关注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保健,还义务做起了村里的健康宣传员,向村民宣传体检保健方面

的知识。

  比起杨书友,同村63岁的李老汉就没那么幸运了。去年农历腊月,身体一向硬朗的李老

汉突然体重急剧下降,到县医院一查,晚期胰腺癌。春节后,李老汉到省城医院做了切除手

术,仅手术费就花费4万元,术后还要长期治疗,加起来总共需花费近10万元,除新农合可

以报销3万元外,自己仍须支付7万多元费用。“这几年村里患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的人较多

,村民们逐渐开始关注自身的健康保健了。”该村卫生室医生杨金涛告诉记者,村里不少上

年纪的人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找他检查身体,看看各项指标是否正常。但村卫生室目前能提供

的体检保健服务有限,难以完全满足农民的这些需求。“其实,农村居民的健康保健意识还

是较高的。”石家庄市长城体检中心市场部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虽然平时较少有农民朋友

到体检中心做健康检查,但在该中心以往参与的政府组织的下乡免费体检活动中,他们发现

农民对自身健康状况的关注度高,尤其是40岁以上的人,更关心自己的健康状况。“随着农

民收入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对医疗保健的需求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记者从石

家庄市统计局农村调查队了解到,2008年,石家庄市农民医疗保健消费支出人均154.92元,

比上年增长11.74%,其中医疗保健用品支出增长幅度达32.92%。

  传统医疗机构无法满足农民保健需求

  “人上了年纪,定期做做体检,了解一下自己的健康状况,心里觉得挺踏实的。可在咱

们农村,去医院体检太不方便了。”3月1日,家住石家庄市井陉县农村的李文秀大妈告诉记

者,她的两个子女在外地打工,今年春节孩子们回家后,特地带她去做了一次全面体检。刚

开始本想在乡卫生院做,谁知乡卫生院只能做血常规、尿常规及心电图等几项基础项目,像

X光胸透、腹部B超等检查,需要到20公里外的县医院去做。“要不是孩子们陪着跑前跑后,

我自己肯定坚持不下来。”李大妈告诉记者,坐1个小时公交车已经很累了,到县医院后,

由于不知道哪些项目是必要做的,孩子们干脆陪她各个科室都检查了一遍。每到一个科室,

都要像看病一样挂号排队检查。用了多半天时间才检查完,李大妈说“累得自己双腿发软”

  目前,在农村,像李大妈这样主动到医院做体检的人还是少数。曾对此做过专题调研的

河北省政协委员李俊秀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农民的健康状况还处于“放任自流”、缺乏有

效预警与监控的状态,农民只有在身体出现明显不适症状后,才会到医院检查。而一旦出现

不适症状,特别是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这时往往已经严重了,早已错过了及早预防和

治疗的时机。

  记者调查了解到,除因农民收入水平普遍较低、农民医疗保健观念落后外,大多数农村

地区没有专门的健康管理和保健咨询机构,或者这些机构没有充分发挥作用,使得农民难以

享受到专业的医疗保健服务。

  河北省卫生厅农村与基层卫生管理处尹处长告诉记者,按规定,农村预防保健工作由县

、乡、村三级预防保健体系共同承担,除基层计划生育站等机构应负责特定人群的预防保健

工作外,乡镇卫生院作为预防保健网络的中枢,应以公共卫生服务为主,综合提供预防、保

健和基本医疗等服务,承担农村居民疾病预防、日常保健的主要工作。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农村医疗机构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更偏重医疗救助

,“重医轻防”、“医防分离”的现象严重。农村居民疾病预防、日常保健工作大多限于乡

镇卫生部门的日常宣传,缺乏实质性服务内容。

  河北省卫生经济学会会长张绍军告诉记者,现在乡镇卫生院经营状况普遍不好,加上一

些地方政府对乡镇卫生院的经费投入不足,多数卫生院设备陈旧、技术手段落后,医务人员

素质普遍不高,用于预防保健方面的经费有限,其所能产生的社会效益也大打折扣,难以满

足农民日益增长的健康保健需求。

  提高农民健康意识充分释放需求

  “与以疾病诊断为出发点的医院门诊检查不同,健康体检、健康管理更强调‘事前’干

预。对于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农民来说,这种事前干预与日常‘维护’尤为必要。”石家庄

市第一医院体检中心主任王春艳告诉记者,近年来,已经有农村消费者主动到该院体检中心

做健康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只是这样的情况尚不多见。“事实上,让农民潜在的健康保

健需求得到充分释放,不仅有赖于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更需要有效的引导和完善的服务。

我们正尝试将公益资源注入现有的医院平台,以社会力量推进农村健康保健工作发展,同时

达到培育市场的目的。”中国健康扶贫工程河北省工作站主任闫文平告诉记者,我国初级卫

生保健基金会于2002年启动的中国健康扶贫工程,目前正与河北井陉县中医院筹建河北省首

家金十字体检中心。

  “体检中心将定期在农村组织疾病筛查、体检保健及健康宣传活动,提高农民的健康指

数。”闫文平告诉记者,该体检中心将对农村贫困人群免费提供保健服务,对普通农民、社

会团体则要收取一部分费用,以维持其正常运营,但这种收费会远低于商业体检机构的服务

费用,尤其是公益资源的注入削减了前期投资的巨大压力。更重要的是,他们期望由此将“

公益经营”的理念融入初级保健体系中,使农民在享受服务的同时,逐渐养成重视保健的习

惯,同时达到逐步培育市场的效果。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国家进一步加强了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目前已经在全

国2.9万个乡镇卫生院进行了医务中心的建设,3年内将完成5000个中心乡镇卫生院的建设,

以及2000个县医院的医疗卫生建设,农村健康保健水平将逐步得到提高。由于受经济发展进

程的制约,部分地方政府经费投入与社会需求之间尚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贫困地区,农村

健康保健现状难以在短期内改善。

  有关专家认为,乡镇卫生院作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中枢”,应强化公益性的公

共卫生服务职能,着重做好农村日常保健、健康教育、保健宣传等工作。随着农民经济收入

水平和健康保健意识的提高,作为公益服务的补充,一些商业性健康管理机构可以尝试进入

经济较发达的农村地区,根据当地农民的健康状况和保健需求,推出适合农民的服务项目,

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健康保健、健康管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