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届肿瘤维持治疗高峰论坛即将召开
发布日期:1258560000来源:
-
由“肿瘤治疗贴补工程”主办的“首届肿瘤维持治疗高峰论坛”即将召开的消息公布后,相关人员及患者纷纷致电报名参与,现本报就一些共性问题给予集中刊发。
“肿瘤治疗贴补工程”是在河南省卫生厅、河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机构和单位的支持下,由《生命时报》在河南发起的一项涉及癌症预防、癌症康复治疗宣传和抗癌志愿者献爱心的社会公益活动。该活动计划在一年内累计筹集价值500万元的抗肿瘤药品,贴补30万名肿瘤患者,通过媒体宣传及肿瘤专家普及抗癌知识来达到提高全民防癌抗癌整体水平、促进癌症患者康复的目的。此次活动同时得到了河南省肿瘤医院及全国部分知名药企的大力支持。
普及正确知识
自7月份肿瘤治疗贴补工程启动以来,以“远离癌、接受爱,正确抗癌知识共享”为宗旨的“肿瘤专家大讲堂”在河南省肿瘤医院持续开展,并免费为肿瘤患者开放。数千患者先后通过聆听省肿瘤医院中西医科主任杨峰、内科副主任罗素霞等专家的讲解而受益。同时,更多权威专家则在肿瘤治疗贴补工程办公室义务接受患者咨询。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肿瘤专科、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肿瘤科等医院专家在接受患者咨询时说:对待肿瘤,不能苛求迅速彻底治疗,多是在长期带病情况下求得高质量生存。另外,临床上开展的手术、放化疗是常规手段,但目前并不能完全征服癌症,因为这些手段不能清除全部癌细胞,即便能消灭所有癌细胞,癌症产生的因素依然存在。故完整的癌症治疗应包括三方面:一是适度去除可见肿瘤,二是改善生活习惯和心理状态,三是肿瘤的维持治疗。
肿瘤维持治疗立足于处理癌症形成原因,贯穿肿瘤治疗全过程,与维护治疗成果和提高生活质量必不可少。首先是提升免疫力、抑制癌细胞生长,为去除可见肿瘤(手术放化疗的应用)做保障;其次是迅速恢复受损机体,防止肿瘤“二次来袭”;第三是控制肿瘤并发症,这样即便晚期重症患者也能在维持治疗帮助下高质量地生活。
受邀请,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上海肿瘤医院专家将于本月21日上午在广州大酒店17楼会议室为肿瘤患者做专题报告;21日下午、22日全天在肿瘤治疗贴补办公室(省药监局10楼)为肿瘤患者提供免费健康指导。此次活动将向100个患癌家庭赠送人民日报社主管的《生命时报》。
惠及多方患者
肿瘤治疗贴补工程开展以来累计对数千位肿瘤患者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药物贴补。
他们中间有至今依旧发挥余热的老军人、结肠癌肝转移患者梁作栋;有抗癌8年积极普及防癌抗癌知识的普通女工、乳腺癌患者杨玉萍;有河南大学的在读研究生、乳腺癌患者周晓明;有桃李满天下的师专教师、贲门癌患者池儒宜;有在政法干线工作的老书记、胃癌患者琚绍温;有一生倾注于农业的副高级农艺师、食管癌患者薛学孟;有热衷于传播健康理念的老人、肺癌患者乔发生……
在这些接受药物贴补的患者中,有的是刚患癌,有的是正在接受放、化疗,有的则处于康复期。正是有了贴补政策的落实及贴补药物到位才使他们在同癌症的斗争中更多了一份保障。
高峰论坛召开期间贴补工程办公室将加快贴补审批,并邀请部分受益者同患者交流抗癌经验。
贴补治疗药品
贴补工程开展以来,贴补的治疗药品一直备受关注。实质上,贴补用药在甄选上始终结合来自北京、上海、广州、天津等肿瘤专科医院专家的建议。
贴补用药在甄选过程中同时把握以下基本原则:
1.国家认可的治疗性药品,批准文号在国药准字(H、Z、S、J)范围内,保健药(品)则不在甄选范围;2.生产厂家必须有良好口碑,被社会各界认可,积极投身公益事业;3.药品具有确切功效,安全便于服用,不夸大误导患者。
高峰论坛召开期间部分厂家将全力支持工程工作开展,对患者实施捐赠